在做電訪時,有一位媽媽談到PR值,回家查一下電腦,得知如下:
基本學力測驗分數通知單上所提供的 PR 值代表什麼意思?
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分數通知單上所提供的PR值(又稱為百分等級),是先將該次測驗所有考生的量尺總分排序後,
依照人數均分成一百等分,該生大約會落在第幾個等分中。簡單來說,若某位考生的PR值為95,即表示該生的分數
高於該次測驗全國約95%考生。但是因為每次測驗的總人數不相同,所以不同次測驗中每個百分等級所包含的人數
並不相同。例如,98年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的總人數是315408,每個百分等級平均約包含了3154人;至於98年第二
次基本學力測驗的總人數是152370,每個百分等級平均約包含了1524人。兩次基測的總分經過測驗等化機制,所以
可以互相比較,但要注意的是兩次測驗分數通知單上所提供的PR值是無法直接比較的。
什麼是兩次基測量尺分數擇優後之 PR 值?
98年度大約有四成八左右的考生兩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都參加,這些考生會得到兩個總分。「擇優後PR值」是將該
年度所有考生兩次測驗中比較高的總分進行排序(如果考生只考一次,就選用該次的總分),再依照人數均分成一百等
分。以98度年為例,兩次測驗中一共有318630位考生,其中大約有四成八左右的考生兩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都參加,
「擇優後PR值」是選出98年度所有考生較高的一次總分,並加以排序,依照人數均分成一百等分後,某考生大約會落
在第幾個等分中,這個「擇優後PR值」可以用來說明該生在當年度與所有考生比較的相對位置。舉例來說,小明98年
第一次總分為358,第二次總分為360,小明的總分擇優後PR值為80,表示小明的擇優分數高於當年度全國約80%考生。
又如小華只參加98年度第二次學力測驗,總分為339,小華的測驗分數擇優後PR值為71,表示小華的分數高於當年度全
國約71%考生。考生可以從總分擇優後PR值及累積人數對照表,推知自己與當年度所有考生比較後的相對位置。